8188cc威尼斯_910023威尼斯

欢迎访问8188cc威尼斯!
服务热线:400-887-6603 立即购买 会员信息查询|注册 防伪查询
910023威尼斯
夏天运动防中暑,这样做就对了!
时间:2025-07-17 分享到:


炎炎夏日,阳光炙烤大地,高温高湿成为常态。此时坚持运动固然值得赞赏,但稍有不慎,热射病等严重中暑就可能悄然逼近。国家卫健委与中国疾控中心多次警示,夏季是中暑高发期,运动人群因高强度活动产热量可达静息状态的10-15倍,叠加环境高温,核心体温极易失控。健康风险研究报告指出,持续高温天气下,运动相关中暑事件发生率显著上升。科学防暑绝非小题大做,而是保障生命安全、提升运动表现的关键。理解并执行正确的防暑策略,才能让夏日的汗水真正挥洒得健康、高效、无后顾之忧。

一、科学补水:不止是“多喝水”那么简单

核心原则:超前补、持续补、补对成分。运动前2小时应饮用500ml左右的水或电解质饮料,让身体进入“水合充足”状态。运动中需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则,建议每15-20分钟补充150-250ml液体。长时间>60分钟或高强度运动,必须补充含电解质尤其是钠40-80mg/100ml,钾10-20mg/100ml的运动饮料,以补充汗液流失、维持神经肌肉功能,预防低钠血症。避免一次性豪饮或仅喝纯水。观察尿液颜色,淡黄色为佳,是简易有效的自检方法。运动后也应继续补充,直至体重恢复至运动前水平,通常需补充汗液丢失量的125%-150%。

二、时段选择与场地防护:避开“火力全开”时刻

黄金时段:首选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运动。此时太阳辐射减弱,气温相对较低。中国气象局高温预警标准明确,日最高气温≥35℃*即发布高温预警,应尽量避免在此环境下剧烈运动。

善用环境:优先选择有树荫覆盖的公园、绿道,或利用通风良好的室内场馆。避免在烈日直射、无遮拦的沥青或水泥地面长时间活动,这些地表温度可比气温高出20℃以上。

防晒硬核: 务必使用SPF30 、PA 及以上的广谱防晒霜,并在运动前15-30分钟足量涂抹,每2小时或大量出汗后补涂。佩戴防紫外线功能的运动太阳镜、透气宽檐帽,穿着轻薄、浅色、长袖速干衣裤进行物理遮挡。

三、装备选择与身体监测:你的“智能”防暑系统

透气为王:选择浅色、宽松、吸湿速干面料如聚酯纤维、锦纶的运动服装,促进汗液蒸发散热。避免穿着吸汗后变得沉重的棉质衣物。

关注“体感”温度:了解“湿球黑球温度WBGT”指数,综合考虑气温、湿度、辐射热,当WBGT指数超过28℃,约等于气温32℃ 湿度60%时,需显著降低运动强度或取消高风险活动。可使用相关天气APP查询。

倾听身体警报:运动中出现以下信号是身体亮起红灯,必须立即停止运动、转移到阴凉处休息、补充水分并降温:

①头痛、头晕、视物模糊;

②大量出汗突然停止无汗、皮肤发烫且干燥;

③恶心、呕吐、肌肉痉挛,热痉挛;

④心悸、呼吸急促、极度疲劳;

⑤意识模糊、步态不稳,已是热射病危险信号!

四、分级应对与急救意识:从预防到应急

基础防护,所有运动:严格执行上述补水、择时、防晒、装备要求。

进阶防护,长时间/高强度:增加运动前适应性热习服训练约需1-2周,每天在较热环境下进行短时间、低强度活动;携带充足含电解质的饮品及物理降温物品如冰巾、喷雾小风扇;结伴运动,便于互相照应。

识别中暑急救,生死时速:一旦怀疑同伴或自己发生热射病核心体温>40℃,意识障碍,无汗,这是医疗急症!立即呼叫120!

快速降温: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,脱去多余衣物,用冷水,非冰水,浇淋全身或浸泡,重点敷于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处;持续扇风促进蒸发。

监测状态:等待救援期间持续降温并观察呼吸心跳。

结语:智慧运动,清凉一夏

夏日运动的防暑“天花板”操作,核心在于科学认知、充分准备、敏锐感知、果断应对。它不是对运动的限制,而是赋予我们更安全、更持久享受运动乐趣的能力。请牢记:预防永远胜于治疗,补水是基石,避开高温时段和做好防护是关键,时刻倾听身体的求救信号是最后防线。建议运动爱好者:随身携带水壶并定时补水;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和WBGT指数规划行程;与伙伴约定互相观察提醒;学习基础中暑急救知识。将安全置于首位,方能在炎炎夏日挥洒汗水,收获健康与活力。

上一篇: 没有了
下一篇: 警惕,睡觉打呼噜也是病!